1. 評估目標
- 發展體育與健康課程
- 培養學生終生參與運動的習慣
- 建立學生活躍和健康的生活模式
- 提供學習機會,讓學生發揮潛能
- 培養學生奧運精神
- 發展基本能力和建立自信心,以面對不同的挑戰
- 建立完善的成績評量
- 發展學習歷程檔案
- 建構學習社群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
2. 評估政策
評估比例:
範疇 | 比重 (%) |
體適能 | 20%(耐力跑) + 20%(SITUP) = 40% |
技巧 | 30% |
課堂表現 | 20% |
課外表現 | 10% |
備註:一至五年級全年兩次考試,六年級全年三次考試。 |
3. 課程設計
體育科-校外計劃
(1)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香港中文大學聯合策劃,並由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的一項為期五年的先導計劃,項目已於2017年9月展開。目的為設計一套更有效的運動及體力活動模式,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提升學童參與體力活動的效能和動機,培養他們終生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是項計劃合共35間小學參與,將惠及約3萬名學童及其家長,我們期望此計劃的協作模式及寶貴經驗能有效地作進一步發展,促進香港學童身心均衡健康發展。
(a)學生/家長/親子活動班
學校會獲安排不同主題的學生/家長活動班。活動班由合資格的專業導師教授,內容將會圍繞遊戲以及如何使用簡易運動器具,旨在透過具創意的活動設計和互動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童及家長之體適能及基礎動作技能,並提供一個親子共同進行的運動時間。
![]() |
![]() |
![]() |
![]() |
![]() |
|
(b)運動手帶及大數據分析
每位參與計劃的學童及其一位家長以及參與學校的教職員將獲發由「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研發的運動手帶,以全天候記錄運動量。運動手帶可以統計日常生活中的步行數目,同時具備時鐘及數據傳輸功能,配合手機應用程式或網上平台使用,即可輕易地一覽各項體力活動數據,包括步數、運動量、卡路里燃燒量、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童喜動」活躍指數等紀錄。
![]() |
![]() |
![]() |
|
(2) 賽馬會樂動網球計劃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網球總會主辦的「賽馬會樂動網球計劃」致力推廣網球運動至各年齡層和社會階層,讓網球運動融入社區。學習對象為小學生,於全港10區共50間小學推行,每間學校每年挑選15名學生,安排持續性的網球訓練。另外,計劃提供教練、球拍、網球及其他基本用具,令學生更易掌握基本網球運動知識。
![]() |
![]() |
![]() |
![]() |
(3) 瑞銀香港欖球精神計劃
「瑞銀香港欖球精神」計劃為學生(本校五年級學生)提供約七節欖球體驗課,並由專業的欖球教練授課,其目的是把歡樂和重大運動裨益帶到每個家庭。另外,欖球具有教學和多元文化特質,教導參加者公平競技、團體精神和領導才能,並在一個安全和享受的環境下全力以赴。同時,透過計劃將欖球發展為一個廣泛和包容性大的運動,亦富有活力、良好架構和競爭性,同時鼓勵公平參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