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背景
本校的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期望通過學校教育,令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等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為更有系統地培養學生上述的發展,本校於2003年成立「生命教育籌畫組」,積極建構「校本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至今已建構出十三個系列,當中包括建立自信、同理心、堅毅、承擔責任、環保、愛家人及珍惜生命等內容,以幫助學生以積極態度面對在學業、生活和成長中的機遇和挑戰。
教學理念
我們相信學生的道德認知與發展需經歷一個「發展歷程」,從童年期凡事必先從個人角度出發,首要滿足個人生理、心理的慾望,繼而慢慢地透過自己生活圈,如家庭、朋輩和學校的所見所聞,建立個人的價值觀,直至以上一切發展完備,才有能力與社會不同的個體分享生命,故我們以此作為組織生命教育課程的架構。
整套校本生命教育課程以「多感官」、「重體驗」、
「重反思」、「常感恩」作為我們設計生命教育學習活動的方向。我們利用體驗活動來配合整套的生命哲學,讓學生對愛惜生命、關懷生命和分享生命有更深切的體會,而採用「全校參與」模式及引入「家校合作」的元素,則為達至全方位式滲透效果的工具。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要算是自省和討論,我們相信透過感官或體驗活動的反思、自省的機會能完善學生的道德價值,內化外顯行為,藉著反思、重新體會、轉變,建立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態度。
願景 — 學生成為心靈健康、懂得愛惜、關懷和分享生命的孩子